以文化符碼分析空間中的公共藝術-以高雄捷運O5/R10美麗島站為例

The Coding Theory of Design Culture assay the public art in space

- Stands take the Kaohsiung Mass Rapid Transit O5/R10 beautiful island as the example

 

曾意潔*  楊裕富**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建築與室內設計所碩士班 研究生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建築與室內設計研究所 副教授

 


中文摘要

高雄捷運公共藝術在一開始便融合於建築與景觀設計,並配合建築構想將美學氛圍正式引入

公共藝術是要大眾能接受的,所以從所屬歷史記憶與地域上獨有的文化層面來探討就屬必要,從文化的角度來探討公共藝術的社會解讀。

本研究的重點借重“設計的文化符碼”理論分析「公共藝術」這種介於設計與藝術之間的作品,以高雄最具代表性的O5/R10美麗島站為例

而文化符碼分析就是能幫助設計、造形、藝術解讀的方式之一,並使創作者掌握文化符碼解讀的敏銳、精確度,來配合公共藝術的創作主題與策略,才能凝聚出創造公共藝術最佳的展現方式。

關鍵詞:高雄捷運、捷運美麗島站、捷運公共藝術、文化符碼

 

Abstract

    The Kaohsiung Mass Rapid Transit public art in then fuses from the very beginning in the construction and the landscape design, and coordinates the building conception the esthetics atmosphere official introduction.

The public art wants the populace to be able to accept, therefore is in sole possession of from the respective historical memory and the region the cultural stratification plane discusses is a necessity, discusses public artistic from the cultural angle the social explanation.

This research's key point relies on for help “The Coding Theory of Design Culture”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the public art” this kind to be situated between the design and the artistic work, stands take the Kaohsiung most representative O5/R10 beautiful island as the example.

But The Coding Theory of Design Culture is can help one of the design, the shape, artistic explanation ways, and causes the creator to grasp the cultural symbol explanation keenly, the precision, coordinates public artistic the theme and the strategy, can condense the creation public art best development way.

 

KeywordsKaohsiung Mass Rapid TransitKaohsiung Mass Rapid Transit beautiful island stationMass Rapid Transit public artThe Coding Theory of Design Culture

 

一、緒論

1-1研究動機與目的

1-1-1研究動機

社會大眾必先在無形中由文化符碼來感應外形、心靈呼應、詮釋意義而獲得美感、情感上的滿足;創作者在創作思考或作品表現時,因為公共藝術是要大眾所接受的,所以必須對整個文化脈絡感應、體驗,以及對特定對象的文化符碼系統理解。

O5/R10高雄捷運美麗島站屬捷運系統紅線與橘線的交會站。是高雄捷運的轉乘樞紐,而捷運紅線的主題意象為「歷史高雄」,橘線的主題意象則為「海洋高雄」;亦位處海洋與歷史意象交匯點,融合的意涵十分濃厚。固選此為例。

1-1-2研究目的

公共藝術是要大眾能接受的,所以從所屬歷史記憶與地域上獨有的文化層面來探討就屬必要,從文化的角度來探討公共藝術的社會解讀,並著重在文化符碼對空間中的公共藝術-O5/R10高雄捷運美麗島站為例。

二、文獻回顧

2-1名詞解釋

2-1-1設計文化符碼理論

文化通常可分為三個層次,形而上層次(思考活動與語言)文化,形而中層次(人群相處與互動的制度)文化,形而下層次(人所使用的器物與具體可見的型式)文化《設計的文化基礎,2002

同時文化也視為語言,從設計類比語言的說法下成立;而近代語言學有兩次重要的轉向,索緒爾(Saussur)是語言學轉向符號學的重要學者,再由符號學轉向文化學主要的學者為巴賀德與葉柯《設計的文化基礎,2002

文化符碼的概念是在區辨不同文化,找出同樣的物質基礎卻衍生出不同的意涵;認為不同的文化,對相同的物質現象會有不同的解讀,語言與風俗習慣就是最好的例證《設計的文化基礎,2002

文化符碼代表著一個社會群體的表達、溝通、與象徵方式,不僅影響社會對設計、藝術、造型的解讀方式,也影響創作者在創作時表達上的意圖與概念。

2-1-2文化符碼解讀的三層次

造型(文化符碼)解讀三層說,原是用來理解設計創作或是文化符碼解讀(分析)設計作品方法論;換句話說,用在本研究上時,將用來理解公共藝術之社會解讀所釋放的符碼或是從文化符碼解讀公共藝術創作作品的方法論。如下:

1.造型藝術解讀策略層:

1)說服層次:說服的立場、說服的策略。

2)說故事層次:說故事的策略、主題、題素。

2.造型藝術解讀意義層:

1)說故事層次。

2)語意層次:單語意(圖像符號)、字句(用典)、文章。

3. 造型藝術解讀技術層:

1)美感形式層次(美的組合原理):對稱、平衡、韻律、對比。

2)媒材層次:處理對象:空間感、色彩、質感、量感、光線。創作材料:真實材料與顏料。

2-1-3捷運建設中的公共藝術

公共藝術廣義的來說是指設置在公共空間中的藝術品,且該空間通常是開放的,公眾可及性高,公共藝術應具有地緣性、大眾化、可親性、趣味性、與人的互動、多樣性、與環境融合、安全性等特質《捷運公共藝術實錄,1998

捷運工程透過場站與都市設計的思考,捷運公共藝術並適切的表達當地人文特質與地域特色,不僅有利於空間品質的重建,提供愉悅的景緻與環境,並能展現地區的傳統文化與歷史背景及整合強化市民的知覺心理圖象,進而換取民眾的參與認同感,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份。

三、研究方法與對象

4-1研究方法

首先,閱讀捷運公共藝術相關書籍與文獻資料,認識創作生成,印證捷運公共藝術必須適切的表達當地人文特質與地域特色,並能展現地區的傳統文化與歷史背景及整合強化市民的知覺心理圖象,進而換取民眾的參與認同感。

其次,藉由親身去體驗作品,紀錄實際狀況探討高雄捷運最具代表性的O5/R10美麗島站。

最後,再利用文化符碼的分析方法,解讀O5/R10美麗島站與大眾能否觸及集體文化深層心理的符碼,與創作者在創作時如何表達意圖與概念。

4-2研究對象

首先說明高雄捷運公共藝術有五站,分別是R4高雄國際機場站O5/R10美麗島站R17世運站R23橋頭火車站O9技擊館站,並結合當地歷史文化背景,融入藝術創作當中。並舉出高雄捷運最重要的地標-美麗島站,進行文化符碼的分析。

四、研究內容

4-1高雄捷運的公共藝術

高雄捷運公共藝術採「委託創作」與「公開徵選」兩種方式辦理,採委託國外藝術大師參與設計創作部分有五站,分別是R4高雄國際機場站O5/R10美麗島站R17世運站R23橋頭火車站O9技擊館站,並結合當地歷史文化背景,融入藝術創作當中;公開徵選部分則委由策展公司辦理,目前正在進行審議程序中,並配合營運時程及當地建築風貌

4-2 O5/R10美麗島站之特質

4-2-1 基地性質

O5/R10車站屬捷運系統紅線與橘線的交會站。亦位處海洋與歷史意象交匯點,融合的意涵十分濃厚。

4-2-2 基地區位

O5/R10車站位居高雄市都市東西與南北向陸路通道交接處,長久以來即扮演著重要交通樞紐地位。

4-2-3基地規模

O5/R10車站為目前亞洲規模最大的圓形地下車站,其直徑達100公尺;程難度之高、亦堪稱亞洲之最。

4-2-4基地人文

「美麗島事件」是台灣民主化的進程以及重要的分水嶺與轉戾點。

4-2-5綜合評估

O5/R10車站於高雄捷運系統中具有代表性地位。主要出入口為四座「祈禱型」的玻璃帷幕,獨特的造型將成為都會新地標。

1捷運路線圖(筆者後製)

 4-3以文化三層說之理論解析

4-3-1 O5/R10美麗島出入口站:

1.       出入口站介紹:

1藝術創作者:日本建築師「高松森」

2創作主題:「捷運之心」

3設置地點:位於高雄市中正三路與中山一路交會的舊有圓環上,是高雄捷運紅線與橘線的交會處。

4設置形式:站體在圓環四方做四個扇型的開口。

(5)      設置材質:玻璃、鋼構。

2美麗島出入口站3D圖(取自高捷網站)

 

 

 3筆者白天拍攝

 4筆者夜晚拍攝

 

2.       造型文化符碼三層說:

O5/R10美麗島出入口站「捷運之心」分析表

說服

層次

說服

立場

O5/R10美麗島站,是當年「美麗島事件」的發源地,在台灣的民主化過程中、具有相當重要的歷史地位與意義。「美麗島事件」與其說是歷史的傷痕,倒不如說是台灣社會進步的契機。因為在台灣民主化的進程,「美麗島事件」是一個極其重要的分水嶺與轉戾點。

說服

策略

隨著新捷運站的通車啟用,似乎除了訴說著「歷史,不可遺忘;經驗,必需記取」外,更代表著蛻變與前進的新氣象。

說故事層次

說故

事策

本站規劃之初即展現紅線之歷史主題及橘線之海洋主題,以營造高雄未來新地標之企圖心。

說故

事主

結合海洋主題意念的轉化為玻璃與波浪律動的表現形式。

題素

祈禱、合掌

語意

層次

單語

(

像符

)

主要出入口為四座「祈禱型」的玻璃帷幕,以祈禱之主題勾勒出捷運之心之整體概念,除了祈福高雄未來之遠景外,亦讓世世代代之子孫能凝聚於此,攜手共創築夢踏實之未來與希望。獨特的造型將成為都會新地標。

 

字句

文章

美感

形式

層次

美的

組成

原則

採船舶造形及波浪律動之表現手法,有高雄港都之風情。

媒材

層次

處理

對象

出入口站的建築本體、冷卻水塔、通風井及殘障電梯等大大小小的量體。

創作

材料

以白色鋼管依角度變化排列,並用三角型的透明玻璃組合,形成了兩道漸漸爬升的弧型,最後接合在最高處。

4-3-2     O5/R10美麗島站內

1.           出入口站介紹:

1藝術創作者:美裔美籍藝術家 Narcissus Quagliata

2創作主題:「光之頂」

3設置地點:車站中央川堂處

4設置形式:直徑30M圓形穹頂

5設置材質:玻璃

 

5光之穹頂(筆者自行拍攝)

 

 

6

7

 

 

8

9

  

 

 

 

2.           造型文化符碼三層說:

O5/R10美麗島站內「光之穹頂」分析表

說服

層次

說服

立場

藉由當年的「美麗島事件」,傳達人性的價值,及萬物的關係,人天合一的境界,以及人心在仇恨鬥爭中失去的部分。

說服

策略

巨大彩繪玻璃圓頂,繪製了象徵高雄的海洋與生命間的互動。

說故事層次

說故

事策

將人的故事,人的問題,透過光、呈現給眾人

說故

事主

主題是人:愛自己和了解自己

題素

用水,土,光,火四個意象,表達人的世界中,從出生,成長,毀滅,到重生的輪迴過程。

 

 

 

 

 

 

 

語意層次

單語

(

像符

)

「生命的原動力」:陰、陽兩極。『陰』由中間藍色巨柱旋轉,而成汪洋大海。生命孕育於是起始。

『陽』由中間紅色巨柱旋轉,有如火山岩漿,創作氣勢由此而生。

水-生命之始,由海中懷著月亮的女人代表。

土-成長所依,由胸懷大地展望星空的男人代表。

光-指引生命,胼手胝足的創業精神代表。

火-毀滅,赤腳空權仇恨鬥爭代表。

 

字句

 

文章

 

 

美感

形式

層次

美的

組成

原則

用中國古文字來轉述,創作設計在先,古文轉述在後。有東方的「

骨」,西方的「肉」。由彩顏誕生出來

 

媒材

層次

處理

對象

與創

作材

窯燒、彩繪、鑲嵌

玻璃等,安裝於川堂層天花穹頂框架上。

 

五、結論與建議

高雄捷運公共藝術在一開始便融合於建築與景觀設計,創作主題講究地緣性,美化環境與彰顯地區自明性,隨設置位置而定,捷運站出口也算是一種公共藝術;而與一般傳統的公共藝術設置形式以戶外雕塑為主,創作主題較形式化,設置目的只有調和美化環境為主,未帶入歷史記憶與地域上獨有的文化層面,由此可見捷運公共藝術與一般傳統上的不同。

由以上分析可知,策略層是依主題展開的說服技巧;意義層包含表面的意義和內在暗示的意義;技術層包含實際藝術技巧或空間專業的做法,尤其公共藝術是否取得認同或深得人心,就看說故事的策略是否有意思、情節是否吸引人,其實就是在說服大眾接受公共藝術的解讀。

參考文獻:

1.          陳天佑,2001,〈以創作生成與大眾解讀來看當代的公共藝術〉,碩論。

2.           彭貞貞,2007公共藝術對城市空間美學的影響-以高雄市為例〉,碩論。

3.          黃仁盈2008,〈以居民觀點介入捷運公共藝術設置決策之研究 ─以高雄捷運O5/R10車站地區居民觀點為例〉,碩論。

4.           楊裕富,1998,《設計的文化基礎:

計、符號、溝通》,台北:亞太圖書公司。

5.           楊子葆,2005,《藝術進站-捷運公共藝術》,台北:中原造像股份有限公司。

6.          陳耀維,1998,《捷運公共藝術實錄(一)-淡水線及南港線》,台北:台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

7.          周渝珠,2008,《高雄捷運美麗島站光之穹頂,風、火、時間導覽手冊》,高雄,高雄捷運股份有限公司。

參考網站資料

1.           高雄捷運局(20081101查詢)

http://www.krtco.com.tw/

2.           高雄市政府捷運工程局(20081111查詢)

http://mtbu.kcg.gov.tw/html/sitemap/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iko75080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