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研討作業六   碩士論文評析

零、            論文基本資料

評潘鑫宏 之

台灣後現代建築研究-1972-2003年公共建築

出版年:民國93年六月十一日

論文名稱:台灣後現代建築研究-1972-2003年公共建築

校院系所名稱:國立雲林科技大學碩士論文

研究生:潘鑫宏

指導教授:楊裕富

壹、        論文摘要

查理斯。詹克斯(Charles Jencks)宣布現代建築在1972715日下午332分死亡,後現代建築漸漸嶄露頭角,查理斯。詹克斯所定義的後現代論述為後現代建築的典範。台灣在後現代設計風格的西風東漸之下,台灣建築開始接受後現代的思潮。

此研究主要探討後現代的建築流派,試圖透過建築史詮釋模型的建立(圖一),以建築本質為中心的分析框架分析台灣後現代建築案例,透過對台灣1972-2003年建築師雜誌中所刊載之公共建築的風格辨認分析台灣後現代建築的風格。

本研究結論如下:台灣後現代建築有以下九種風格流派-

1.          歷史主義建築Historyism Architecture

2.          鄉土地域性建築Vernacular and Regional Architecture

3.          生態建築Ecological Architecture

4.          高科技建築 High-technology Architecture

5.          敘事性建築Narrative Architecture

6.          涵構派建築 Contextism Architecture

7.          後現代模仿派 The Architecture of Copy Post-modern Style

8.          解構建築 Deconstruct Architecture

9.          素人建築The Architecture with unprofessional but artistic

 

(圖一)建築詮釋模型理論框架

image002拷貝.jpg 

 

 

 

 

1.      形式層面:

(1)   營建系統向度:建築材料、營建技術、構造類型。

(2)   形制轉變向度:政策、經濟、建築思潮。

(3)   風格流派向度:設計方法、建築造型。

2.      空間層面:

(1)   空間使用向度:健康、舒適、安全、機能。

(2)   空間形式向度:空間單元、空間組織、空間感。

3.      文化層面:

(1)   時代精神向度:時代背景、價值觀。

(2)   集體記憶向度:認同感、歷史傳承、民族尊嚴。

(3)   藝術美學向度:美的原則、美的典範。

 

貳、          本論文主要論點

後現代建築之於現代建築,既是批判者也是繼承者,並非完全採取否定思考。

本研究的索探討的問題與論點為下列幾項:

1.          本研究探討什麼是台灣後現代的建築風格?

2.          台灣對於後現代建築思潮曾經流行於建築市場中,曾經被建築學界視為混亂與拼湊的風格?

3.          形成台灣後現代建築社會價值脈絡為何?

4.          台灣的後現代建築與查理斯。詹克斯(Charles Jencks)所定義認知下的後現代建築相同嗎?

本研究主要的研究目的有二:

1.          分析台灣後現代建築的風格流派。

2.          建構建築詮釋模型理論。

參、        論文研究方法、步驟

()研究方法

 

本研究方法採文獻研究法、田野調查法和論述分析研究法:

1.          文獻分析法

針對後現代主義、後現代建築、建築史學三個領域相關背景知識的建立,探討先前的研究成果與研究侷限,有助於建構建築本質詮釋模型。

2.          田野調查法

以後現代建築案例去實地拍照記錄,取得第一手資料,對所建立的建築案例透過研究框架分析之後,對後現代建築進行風格流派的分類工作。

3.          論述分析研究法

後現代建築風格是必須要分析出建築與民眾的社會情境脈絡中分析,透過建築所處地區性、文化性、制度性、政治性、經濟性等進行論述分析。

()研究步驟

 

確定研究動機及目的,並訂定範圍及研究對象,其後所探討的文獻回顧中,以後現代主義、後現代建築及建築史學為主要架構;建立起建築本質的詮釋模型,且選其案例調查與分析,作其結論。

 

肆、            本論文之優點及侷限

(一)優點

於此論文中,對後現代主義、後現代建築理論及建築史學理論的文獻回顧中,了解後現代為何,且多著墨於後現代建築方面,發覺其共通特質,再推論出台灣後現代建築形成之特色,並試圖建立論文寫作架構,在理論架構上以文化符碼及建築(形式)及涵構(內容)來解讀分析建築物,發現其台灣後現代公共建築之主要特徵與風格流派。

(二)侷限

因台灣後現代建築相當龐大,此研究僅以建築師雜誌裡公共建築為例,然而,在進行台灣後現代建築風格分類時,無法在短短兩年內做其全面性之田野調查,可能有些許的疏漏,為此研究侷限之處。

伍、        論文的結辨

n   台灣後現代建築論述形成可能性描述

後現代建築的發展仍有一些推論不完全之處,因為後現代建築仍然處於發展的階段,但是經過國內外後現代建築眾多學者的論述意見之後整理出的後現代發展脈絡,希望能夠對後現代發展脈絡釐清;以下為研究者推論的台灣後現代建築形成的路徑圖。

image006拷貝.jpg  

 

 n   台灣後現代建築風格分類的依據及操作準則

本研究針對建築史的研究方法做文獻的探討,並對研究如何對建築作建築形式分析、空間分析、文化分析,進而對建築史的詮釋模型理論建構做探討,分析出七個案例為後現代建築共通特點進行歸納整理出後現代建築特徵。

1. 後現代建築造型特點

建築造型特點分析的原則,是將建築的造型語彙、建築量體、建築元素間

的構成關係為判斷的分析原則,是否具備後現代建築造型特點,以視覺特徵的辨

認為主。

2. 後現代建築涵構性

後現代建築的涵構乃是對建築所處的環境進行融合與尊重對應,環境則包含

的人文環境與自然環境,或建築與整個歷史文化涵構的配合都屬於建築的涵構性。

3. 後現代建築如何表達故事主題

後現代建築對於意義傳遞,是更勝於現代建築的,後現代建築之於現代建築

的單一性,乃是呈現所處社會多元文化,將建築故事以敘事的手法呈現。

n   台灣後現代建築的特徵

對台灣後現代建築從19722003 年公共建築案例發現,以設計文化符碼理論與建築本質分析之後,發現台灣後現代建築的主要特性有以下特徵:

1. 象徵性(symbolic):建築物具有象徵意涵,可藉由建築承載象徵意義。

2. 雙重符碼(double coding):建築具備符號學中明示義與隱含義,建築解讀有一部份是建築師預設,一部份為使用者自行解讀。

3. 明喻性 (similize):建築造型特徵或建築元素,視覺特徵較為具象方式呈現。

4. 隱喻性 (metaphorical):建築的造型特徵或建築元素,視覺特徵較為曖昧方式呈現,必須要透過聯想的方式加以連結。

5. 高科技 (high technology):建築具備高科技建築技術或具備高科技感的建築特徵。

6. 鄉土性 (natively):呈現建築的特殊鄉土性以族群的特殊文化為主題。

7. 地域性 (regional):將建築上運用本土建築材料,張顯某特定地區的建築形式、

空間組織、美學與地域材料和建築營建結合。

8. 都市文脈(urban context):建築的配置與建築造型配合所處基地的特殊都市紋裡融入建築之中。

9. 歷史記憶 (The history of memory):將建築所處之歷史集體記憶再現。

10. 環境保護(environmental protection):考慮到建築對於地球環境的永續觀念呈現。

11. 文化性(cultural):建築具有文化意義呈現。

12. 故事性 (narrative):可以透過建築來說一個故事的設計手法。

13. 新再現 (New Pro-representation):將一些歷史記憶透過設計手法,重新詮釋並再現於建築之中。

14. 裝飾性 (ornamental):建築具備裝飾語彙,不再強調理性線條與量體。

15. 折衷 (eclectic):將建築各種風格透過多元混合方式呈現,可能會有新舊或中西共存的建築現象。

 

陸、        本論文與設計專業之關係

本研究透過建築論述的辯證過程,讓建築理論有效的對建築實務、設計有些許的影響效果。後現代建築屬於建築理論論述的重要場域,後現代建築背後多元性、後現代性與建築連結的部分必須透過建築理論來進行澄清與解密。

建築理論是建築史的一體兩面,對台灣後現代建築分析探討,建立風格分析的研究理論,期望建築理論能影響建築設計實務,在理論與實務之間建立網絡關係。

 

柒、            與自己研究方向的關係與幫助

後現代是個龐大又複雜的議題,研究者在文獻回顧中做其簡介,可以快速了解後現代到底為何,並挖掘其相關議題,研究中也敘述著後現代社會、建築的思潮,對於自我的研究方向可以從符號學、歷史脈絡、意識形態及文脈主義做更深入的探討,借入清楚的觀點來探討後現代建築的形式與精神內涵,同時在論文中所提及的知識論,從文學影響哲學至科學,也為筆者所需加以努力的方向。

 

捌、            結論

建築史詮釋模型的精緻化和可分析化是建築史的發展趨勢,透過建築史詮釋模型的理論分析之後,建築式樣的分別和詮釋可透過建築史詮釋模型來為建築史知識的形成更據解釋的力量,讓建築式樣的建立能夠更客觀且具可信度。

本論文將建築理論、建築史、建築風格之間的關係澄清,透過台灣後現代由建築師雜誌所選例的公共建築,將研究建築現象、歷史脈絡、社會環境及建築風格背後的建築理論做深究的建築史後設思考,期待能更清晰暸解台灣後現代建築其外部特徵與精神內涵。

從符號學的理論出發,使用文化符碼理論與建築本質分析框架來分析及隱藏於背後的社會文化及意識形態。建築的本質分析,除了分析建築的形式之外,更要針對無形的文化涵構,使建築的本質分析的透徹。建築的詮釋模型運用在後現代建築的集體記憶與符號比較強烈,若要論述現代建築以前的作品,建築詮釋模型理論框架就要另謀而定了。

 

玖、            參考書目

潘鑫宏/楊裕富,2004,〈台灣後現代建築研究-1972-2003年公共建築〉,碩論。

邱世仁,1984,〈後現代建築之記號理論研究〉,碩論。

設計論文寫作評〈家庭結構及生活與住屋形式變遷之研究-以鹿港連棟透天厝為例〉http://teacher.yuntech.edu.tw/yangyf/th/cf0302.html

 楊裕富,1998,《設計的文化基礎:計、符號、溝通》,台北:亞太圖書公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iko75080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