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事設計觀點之高科技建築研究-

以捷運站體建築為例

曾意潔*  楊裕富**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建築與室內設計系 研究生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建築與室內設計系 副教授

 

一、前言

至現代主義以降,在台灣的後現代建築裡高科技建築的形式象徵愈趨普及,從新生的高鐵站、捷運站、企業大樓、球場建築至當代的百貨購物中心皆愈趨向高科技風格的特徵,故本研究藉用敘事設計觀點,選擇上從捷運公司列為重點之站體,且具有高科技風格之形式特徵,以台北捷運劍潭站、高雄捷運O5/R10美麗島站體、高雄捷運紅線R9中央公園站和高雄捷運R17世運站為主要、並以台北捷運北投車站與高雄捷運R18油廠國小站作為輔助案例,以期將捷運站之建築形式予以分析並看待此之發展趨勢。

 

二、文獻回顧

2-1 高科技建築

高科技建築是追求技術極致的表現主義者,是一種建築風格的呈現,也是一種設計類型,揭示了新的設計概念。此外高科技建築不同於工業技術的高科技,所謂工業的技術指電子、電腦、矽晶片、機械人等。而建築的高科技是指特定風格之建築物。 

2-1敘事設計方法

敘事性文學理論的觀點最早由俄國形式主義文學所提出,源起於俄國文學形式主義,以「母題」做為敘事的最小單位,「母題」進而組成「主題」,再由主題組成整套的敘事性「故事」。結構主義者羅蘭巴特將其轉變為結構主義的敘事學。

敘事性設計方法探討建築領域如何敘事外,同時也探討設計是否像寫文學一樣有章法可循,而設計的創作重點不在於實用,而在敘述、表達一概念或事件。此欲表達的概念與事件,可以串聯形成一個完整的故事,而內容可再進行拆解為主題-子題-題素,以便於設計創作時掌握重點,主題為所有子題的綜合;子題為數個題素組合的結果;題素即為意義表達的最小元素。並考慮主題在文化影響下所存在的差異性,以解析完整的概念與事件。

2-3文化符碼理論架構

設計文化符碼理論根植於文化學、符號學、與設計學的基礎,所以在文化層次上注重文化特色與潮流的掌握,在符碼層面注重圖像符號與意義的詮釋,在設計層面注重造型的美感與功能的創造。

為分析一個設計作品的各個層次的意涵或符號,所謂的各個層次如下說明:

1. 形而上」的「策略」,涵蓋說服的策略、說服的立場、空間權力與意識型態的解讀,藉此瞭解設計的立場或手法,以及設計者不明自白的部分。

2.  「形而中」的「意,這一層次包括設計作品的故事層次與語意層次。分為主題、子題、題素進而開展。

3.「形而下」的「技主要在分析設計作品的美感層次與媒材層次,也進而探討技術層面作為捷運站體建築之未來趨勢。

三、研究內容 

從台北捷運劍潭站(沈祖海、美國捷運顧問,1994)(圖1),「形而上的策略層次」:政府有感於大型工程只解決了工程或技術,漠視都市景觀與美學,以此案龐大量體加上特殊造型成為區域之地標與焦點(圖2);「形而中的意義層次」:試圖結合現代化營建技術、劍潭地名傳說[1]與龍舟關聯河畔之文化特色,為表達台灣地方文化;「形而下的技術層次」:為了跨越四十米道路採用懸索鋼索系統,以類似吊橋鋼索懸吊預鑄混擬土屋頂板,造就了龍舟造型。誇張的吊橋鋼索懸吊的屋頂仍舊出現許多支柱,讓構造失去正當性的特殊造型淪為形式主義。在北投車站(沈祖海、美國捷運顧問,1993)(圖3),以空間桁架及玻璃帷幕牆構成,彰顯現代科技建築手法,具有高度透明性的站體造型頗為特殊。

 


[1] 臨基隆河的劍潭站,昔日為一片潭水,傳說潭中曾有妖魔作怪,鄭成功前來斬妖除魔,寶劍隨妖魔沉入潭中,因而得名

  image002.jpg

image004.jpg  

image006.jpg 

1 站體外觀(圖片來源:本研究自攝)

2 二層月台層外觀(圖片來源:建築師雜誌,1996/4:75)

3 空間桁架外部(圖片來源:建築師雜誌,1996/4:81)

高雄O5/R10美麗島站體(徐銘陽、高松伸,2009),是地下三層、地上一層之建築體,總高20公尺,「形而上的策略層次」:設計重點是車站的豐富性,冀望達成高雄文化、歷史及基地的特殊記憶「形而中的意義層次」:建築體造型如同四艘組成的艦隊駛入海洋(圖4),符合海港城市。玻璃頂蓋造型如合掌祈福一般,為台灣民主犧牲奉獻的靈魂祈禱(圖5);「形而下的技術層次」:非藉由3D輔助設計演算技術,以幾何學系統整合800片不同三角型玻璃,最後以一只獨特的點支撐爪具,形成連續性的重複單元(圖6)

 image008.jpg

 image010.jpg

 image012.jpg

4 捷運中山路中正路之地標(圖片來源: Dialogue,2009/5.6:3)

5 祈禱型意象(圖片來源:本研究自攝)

6 空間(圖片來源:本研究自攝)

高雄捷運紅線R9車站(中央公園站)(圖7)(閻辰昌、張哲夫、Rogers,2007),座落於高雄中山一路與五福三路口,地下兩層、地上一層之站體,「形而上的策略層次」:為台灣建築文化融入西方建築理念,解決施工難題,為此案重要課題;「形而中的意義層次」: 企圖表現此市區,摩登高雄、飛揚高雄的意念;「形而下的技術層次」:50×50公尺,重達220公噸的凹面不規則四邊形的巨型鋁製頂棚,天花板由內襯吸音纖維沖孔鋁板所製(圖9)

 image014.jpg

 image016.jpg

 image018.jpg

7 建築外觀(圖片來源:本研究自攝)

8 16隻斜撐鋼柱撐起200公噸的屋頂(圖片來源:本研究自攝)

9 巨型鋁製頂棚(圖片來源:本研究自攝)

高雄捷運R17世運站(張樞、戴祖明、林信忠,2008),樓層數地上三層。「形而上的策略層次」: 為高雄捷運站之高架橋第一站,被賦予表現高雄捷運整體精神之任務,政策上也企圖以國際環保意識接軌「形而中的意義層次」:此案鄰近高雄左營海軍軍區與中煉油廠,形塑帆、雲、船意象;「形而下的技術層次」:導入綠建築概念,建材選用高度回收性的鋼材,顯示經濟性,此外屋頂七支突出的桅杆為了形塑科技感(圖10),失去結構意義,形成純裝飾語彙。材質輕亮透明。R18油廠國小站(圖12),本站臨中油煉油廠,為地方工業發展的重鎮,因此外觀以複合板及沖孔金屬板為主要材料,具輕質流動效果。

 image020.jpg

 image022.jpg

 image024.jpg

圖10 屋頂七支突出的桅杆為了形塑科技感(圖片來源:本研究自攝)

11 站體內(圖片來源:本研究自攝)

12 油廠國小站(圖片來源:本研究自攝)

 

四、結論 

捷運之站體建築,運輸建築最重要的特徵是移動,極少數固定包蔽空間,大跨距成為運輸業最重要的空間特徵,為了減少車站之壓迫感,以追求站體設計之輕亮感,唯有大跨距空間能夠提供自由度,讓不同速度、不同型態能在此有效率的彼此交換。

經由解析,台北捷運系統剛起始因為經驗不足,邀請美國捷運顧問諮詢技術層面,台北捷運劍潭站在外觀上形塑高科技風格也企圖融合本土課題。到現今高雄捷運為了響應全球化與西方交流的機會,指定邀請國外建築師設計,以強化我國對建築產業現代化的使命。然而在國內建築師事務所與國外建築師跨國合作的案例中,大致的合作型態是國外建築師主導設計,而台灣本地建築師執行法規檢討、執照申請等流程之業務。可見政府所舉辦的大型競圖案採國際競圖或指定比圖方式,一方面為了地方政績,一方面間接壟斷本國建築師的市場即否定台灣建築師的創意發展。在權力用途上屬菁英權力、政治目的與經濟目的之體現。

而在捷運站體趨勢方面,人們在後工業社會,科學技術更是得到日新月異的發展,在設計者意識到世界能源的日益枯竭、生態環境的破壞,使設計師意識到生態與環境對於建築的重要性,將生態與環保、和永續建築的觀念帶入設計中。從台北捷運劍潭站只注重建築外觀形式之地標形塑感至高雄捷運R17世運站將企圖與國際環保意識接軌,建材選用可高度回收經濟性材料,在綠能產業包庇下,豈能在支出上可否達到經濟之效益?思考是否淪落為綠能利益商機之經濟目的為考量。而在設計上企圖結合當地文化、特色與歷史記憶,在結構與構造的方式也突破以往的設計方式。捷運所致今日以營造城市新形象的地標,也被賦予形塑城市新形象的重大任務為首,新的趨向必定帶來新的技術與形式,對當地都市景觀也呈現多元的風貌。

五、參考文獻:

1.───,1996,〈台北捷運車站〉《建築師雜誌》,04月,頁63-89,臺北巿:中華民國建築師公會全國聯合雜誌

2.───,2009,〈高雄捷運〉《建築師雜誌》,06月,臺北巿:中華民國建築師公會全國聯合雜誌

3.───,2009,〈高雄捷運〉《建築Dialogue》,5、6月,美兆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建築雜誌社

4.黃晉華,2006,〈以敘事建築觀點研究1990年以後台灣的公共建築-以博物館為例〉,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建築與室內設計研究所

5.楊裕富,2009,《設計美學》,出版中

6.楊裕富,2006,《設計的文化基礎:設計、符號、溝通》,台北:亞太圖書

 

 

 


[1] 臨基隆河的劍潭站,昔日為一片潭水,傳說潭中曾有妖魔作怪,鄭成功前來斬妖除魔,寶劍隨妖魔沉入潭中,因而得名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iko75080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