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目錄:
第零章 緒論
第一章 研究提問,動機與方法
第二章 文獻分析與理論調整
第三章 設計史的特殊性
第四章 從評論、史論、史作至理論鬆動
第五章 傳統工匠案例調查研究
第六章 結論
一、本書集合論文、教科書與參考書的優點,因其所統合的知識與思路是多面向的,且能在參考、閱讀、查詢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功能,是一本多種角色價值的書。 雖處在西方強勢的設計、藝術史學深厚學術傳統之下,卻跳出西方完備的史學領域,見其縫隙而批評之,並付出行動建構出自我文化下的設計理論,進一步期許將之應用於設計實務中,此視野是必要的,雖然設計理論建構時,是需長期完備的知識累積,但書中反映出所處文化的設計人文觀察與轉向是其可貴之處,而且理論建構過程是一種專業與面對問題的先覺,對設計學界與業界有一定的方向引導。
二、還有本書對現今的設計教育提出質疑,我們的設計課程是移植西方的包浩斯教育,卻視中國建築古代工藝視為歷史教材,點出建築教育對中國建築史料的僵化觀點與教法。並意圖建立傳統工匠在建築論述中的角色,最後作者提出研究的多元性,就是對目前社會狀況的反應,在現階段是有意義的,必需不停的調整,也是作者楊裕教授所暗示。
本書目錄:
第一章:建築,設計,後現代論評總導言
第二章:設計領域技職教育的知識與技術體系
第三章:工業設計方法論初探
第四章:視覺傳達設計的後現代狀況(兩篇)
第五章:建築、設計、藝術書評(五篇)
第六章:評吳佳益碩士設計創作論文『八分之一』
附錄(十二篇及已發表目錄乙篇)
顢頇與脫節的住宅政策(19990703)
藝術設計教育的根本問題(19990710)
文化部催生:攻勢凌厲、內涵貧乏(19990711)
保留傳統工藝 亟待開創生機(19990726)
過時營建法規 威脅全民生命財產(19990730)
技職教育應與普通教育合流(19990826)
設計藝術教育裡的拔尖主義(20010517)
從設計教育、設計政策到經濟政策(20010615)
設計理論的建構、應用與評論(200109)
文化資產之保存制度與人才:以九二一震災後竹山鎮為例
後現代設計裡的敘述設計的思潮與手法(20020710)
還給室內設計一個『公道』,兼評設計專業制度的形成(2002/0726)
楊裕富已發表之著作:(1982-2002計110餘篇(本))目錄
一、本文是一篇針對楊裕富教授著作《建築,設計,後現代論評:楊裕富1998-2002作品集一》所作的討論。此著作主要為說明楊教授在理論建構過程中,現階段(1998-2002)的一些記錄;說明從理論初步建構到理論實踐(理論的擴張及分殊設計理論的建構),到評論的一些記錄。
二、此篇著作看似為教授的作品集記錄,但在經過閱讀思考後,有感於是為一本橫跨各領域的集大成,在設計範疇中己做為佼佼者,進而對於我國的現象、教育、政策、文化、資訊、數位化等做出深刻的評論,以使讀者在最短暫的時間中獲得其事件的最精華及最重要,並在各設計領域中點出各潮流的背景發展與當代設計課題,實為一本可視為珍藏本的著作。